杨透翅蛾 Parathrene tabaniformis

种类

  • 中文学名:杨透翅蛾
  • 别 名:杨暗透翅蛾,杨小透羽蛾
  • 拉丁学名:Parathrene tabaniformis
  • 命名者:Rottenberg
  • 界:动物界
  • 门:节肢动物门
  • 亚 门:有颚亚门
  • 纲:昆虫纲
  • 目:鳞翅目
  • 科:透翅蛾科
  • 种:杨透翅蛾

介绍

形态特征

成虫体长11~21mm,翅展23~39mm。外形似胡蜂。头半球形,头和胸部之间有橙黄色鳞片围绕,头顶有米黄色鳞片。前翅纵狭,有赭色鳞片,中室与后缘略透明。后翅透明,缘毛灰褐色。腹部圆筒形,黑色,有5条橙黄色环带。卵椭圆形,黑色,上有灰白色不规则多角形刻纹。 老熟幼虫体长30mm,圆筒形。初龄幼虫淡红色,老熟时黄白色。胸足3对,腹足、臀足退化,仅留趾钩。蛹长12—23mm,纺锤形,褐色。腹部2~7节,背面各有横列倒刺两排,9、10两排具刺1排。腹末具臀棘。

习性

在华北地区多为1年1代,少数1年2代。以幼虫在枝干隧道内越冬。翌年4月初取食为害,4月下旬幼虫开始化蛹,成虫5月上旬开始羽化,盛期在6月中到7月上旬,10月中旬羽化结束。卵始见于5月中旬,少部分孵化早的幼虫,若环境适合,当年8月中旬还可化蛹,并羽化为成虫,发生第2代。成虫飞翔力强而迅速,夜间静伏。卵多产于叶腋、叶柄、伤口处及有绒毛的幼嫩枝条上。卵细小,不易发现。卵期7~15d。幼虫8龄。初龄幼虫取食韧皮部,4龄以后蛀人木质部为害。幼虫蛀入后,通常不再转移。9月底,幼虫停止取食,以木屑将隧道封闭,吐丝做薄茧越冬。

分布

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宁夏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、陕西、山西、北京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上海、四川等地。

资源来自于网络,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,如果您喜欢请向原作者或服务商购买正版。
本站提供下载的资源全部保持原版格式无本站水印,所有资源严格筛选,有更高要求的网友请绕行。
蝴蝶迷» 杨透翅蛾 Parathrene tabaniformis